最高法严打网络暴力 最高可判5年有期徒刑
最近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的指导意见,这个消息一出立刻在网上炸开了锅。最高法这次是动真格的了,明确表示网络暴力行为最高可以判到5年有期徒刑,这在以前可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说实话,作为一个经常上网的普通人,看到这个消息第一反应就是:早该这么干了!
咱们先来看看这次最高法到底说了啥。根据指导意见,在网络上恶意造谣诽谤、人肉搜索、公开他人隐私这些行为,都可能构成犯罪。特别是那些组织"水军"、"打手"在网上肆意攻击他人的,更是重点打击对象。最高法的解释很明确,网络不是法外之地,键盘侠们再也不能躲在屏幕后面为所欲为了。这个指导意见一出,很多网友都在拍手叫好,毕竟这些年被网络暴力伤害的人实在太多了。
说到网络暴力,不得不提最近几年发生的几起典型案例。还记得那个因为染粉色头发被网暴的杭州女孩吗?就因为发了一张自己毕业照,结果被无数陌生人辱骂,最后患上了抑郁症。还有那个寻亲男孩刘学州,一个十几岁的孩子,硬是被网络暴力逼得走上了绝路。这些活生生的例子告诉我们,网络暴力真的能杀人。现在最高法出台这个规定,就是要给这些人一个严厉的警告:你们的行为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可能有人会说,网上骂几句怎么了?至于判刑吗?这话说得太轻巧了。最高法的解释很明白,网络暴力不是简单的骂街,它往往是有组织、有预谋的群体性攻击行为。比如有人故意编造谣言,然后雇佣水军转发扩散;或者专门成立"黑粉群",有计划地对某个人进行长期骚扰。这些行为造成的后果往往非常严重,轻则让人社会性死亡,重则导致自杀。所以判个几年真不算重,要我说这还是轻的。
从法律角度看,这次最高法的指导意见实际上是把刑法中关于侮辱罪、诽谤罪的规定进一步细化到网络空间。以前网络暴力很难取证,受害人往往投诉无门。现在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公安机关要及时介入,网络平台要配合调查,这就给受害者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法律武器。而且最高法还特别提到,对于造成被害人自杀等严重后果的,要依法从重处罚。这说明司法机关已经认识到网络暴力的危害性不亚于现实中的暴力行为。
不过也有人担心,这个规定会不会影响正常的网络言论自由?我觉得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指导意见说得很清楚,打击的是"恶意"的网络暴力行为,不是不让大家发表不同意见。正常的批评、讨论完全不受影响,只要不是故意造谣诽谤、不是恶意人身攻击,根本不用担心会被追究责任。说到底,这个规定要整治的是那些把网络当做法外之地的人,对普通网民来说反而是种保护。
说到保护,这次指导意见还有一个亮点,就是明确了网络平台的责任。现在很多网络暴力事件中,平台的不作为也是重要原因。有的平台为了流量,对明显的网暴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的甚至利用算法推波助澜,让网暴内容获得更多曝光。按照新规,这些平台如果明知有人利用其服务实施网络暴力而不采取措施,也要承担相应责任。这一招很关键,等于是从源头上遏制网络暴力的传播渠道。
作为一个普通网民,我觉得最高法这个规定来得太及时了。现在网络环境确实太乱了,随便一个热点事件下面都能看到不堪入目的辱骂,有些人纯粹就是为了发泄情绪,根本不管会不会伤害到别人。更可怕的是,网络暴力往往具有传染性,一个人开始骂,后面就有一群人跟着起哄,形成一种群体性的恶意。这种风气如果不刹住,最终受害的可能是我们每一个人。
当然,法律只是最后一道防线,要彻底解决网络暴力问题,还需要我们每个人的自觉。在按下发送键之前多想想,这句话如果是对着自己或者家人说,能不能接受?网络给了我们表达的权利,但权利永远伴随着责任。最高法这次亮剑,不仅是要惩治已经发生的网络暴力,更重要的是要形成震慑,让那些潜在的施暴者知道:网络不是遮羞布,违法必究。
最后我想说的是,治理网络暴力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司法机关要严格执法,网络平台要负起责任,我们每个网民也要提高素质。只有多方合力,才能营造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不知道大家对这个新规有什么看法?你觉得能有效遏制网络暴力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编辑:徐栋